- 乱采“野草”被罚暴露普法宣传疏漏
-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2017.04.21 星期五
近日,由卢氏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秦某涉嫌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案一审作出判决,卢氏县人民法院以秦某犯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3000元。无意间采挖3株“野草”就构成犯罪,这让秦某的思想受到了极大震动,也使周边的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法治教育。
(4月19日《河南法制报》)
采3株 “野草”就被判3年,还要罚3000元,看到这谁都会感到震惊,似乎处罚有些太重了。不过,从报道可知,这并非寻常的路边野草,而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蕙兰,秦某的行为涉嫌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乃是对其依法处罚。
蕙兰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本就稀缺,如果随意采摘,就会破坏珍稀保护植物生态系统,很难重新恢复过来。因此,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目的,国家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均是采取比较刚性的法律规定,一旦触犯就属于犯罪,要遭到法律处罚。
从判决结果来看,对秦某采取的是缓刑措施,也是根据其违法后果,有一定的从轻量刑、带有宽恕意思,主要还是以警示、教育为主。
因此,民众要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多渠道了解相关信息,最好不要轻易采伐、捕杀野生动植物,以免触犯法律。而且,现代文明社会亦倡导保护环境,与动植物和谐相处,民众也应提升个人文明素养,别去破坏自然环境。至于基层普法方面,除了常规普法方法之外,也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向民众传播法律知识,开展动植物保护品种认知工作。
-----------------------------------------------------------------------